益阳师范
“同志,我在朝鲜立过一等功,为何我孙子当兵却被拒绝了?”1999年元月上旬,一个手拄拐杖的老人,颤巍巍的走进咸宁市民政局双拥办,理直气壮地质问着工作人员!
1999年1月,咱们国家正忙着搞建设,一切都井井有条,征兵的事儿也在顺利进行。在湖北咸宁这儿,有个老爷爷,因为自己的孙子没能当上兵,就亲自跑到民政局去,想找工作人员问个明白,结果这一问,带出了一段好多年都没被人提起的英雄故事。
那天一大早,一个弯着腰、拄着拐棍的老爷爷,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咸宁市民政局的双拥办,气呼呼地问:“同志啊,我在朝鲜那可是立过大功的,怎么我孙子想当兵还不行了呢?”说着,他还用拐棍在地上咚咚地敲,脸上那个认真劲儿啊。工作人员一开始还以为,这又是哪个家长为孩子当兵的事儿着急呢。结果老爷爷从包里掏出一本旧得发黄的小册子,还有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证书,上面明晃晃写着“一等功臣”四个大字。
这个老爷爷叫刘祚坤,以前可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大英雄。1950年,他就跑到朝鲜去了,有一次运物资的时候,冒着敌人的飞机轰炸,抢出了85桶汽油,保证了前线能用上,就因为这事儿,他立了一等功,还见过国家的大领导呢。可是打完仗后,他谁也没告诉,就自己回老家种地去了,一藏就是好几十年。他的孙子一直把他当榜样,特别想当兵,可这次因为名额不够,没被选上。老爷爷以为是有人故意为难他孙子,这才气呼呼地跑来问。事情弄清楚以后,有关部门向这位英雄致敬,还赶紧帮忙安排,没多久,刘祚坤的孙子就如愿当上兵,实现了自己的当兵梦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