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洛1151
“这个很难考,只招1个!”湖北咸宁赤壁,18 岁女孩以 621 分的高分叩响高考之门。这本是足以稳稳踏入 985 名校的成绩单,她却毅然转身,填报了全国仅招 12 名女生、湖北仅 1 个名额的军校。这份抉择,让无数网友直呼:勇气可嘉,难能可贵!
“爸,我高考的成绩出来了,我想去空军预警学院!您觉得怎么样!”18岁的李汪晏一脸坚定地对父亲说道。
父亲李周林当过海军,听闻此话,心里一紧,要知道这所学校在湖北只招1名女生,且毕业后大概率要去边疆高山雷达站,条件艰苦。
可李汪晏心意已决,她高考考了621分,这个分数本可以报考众多985名校,她却毅然选择了这所军校。
李汪晏的父亲曾在南海舰队服役8年,退役后家里作息严格,晨跑、体能训练是日常,受父亲影响,李汪晏高中三年每天6点起床跑步,晚上加练仰卧起坐。
填报志愿时,面对父亲的担忧,她坚定回应:“爸,您能在孤岛守8年,我也能驻守边疆高山!”
最终,凭借着过硬的成绩和坚定的信念,她成功拿下湖北的唯一名额,从只招12名女生里占的一个宝贵的名额。
对于女子的选择,有的网友称赞她勇气可嘉,难能可贵,在有更好 “舒适” 选择时,选择了更艰苦的军旅之路,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,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。
也有网友觉得621分放弃985高校,选择军校是对分数的浪费,毕竟军校毕业后可能面临艰苦的环境,且就业渠道相对较窄。
父亲在孤岛戍边 8 年的故事,像一粒种子在女儿心里发了芽。当李汪晏说 “您能守孤岛,我就能守边疆” 时,其实是把父辈的坚守变成了自己的行动坐标。
而弟弟在姐姐接过录取通知书时立下的志向,更让这种精神有了延续的可能。这种从家庭到社会的价值传递,比单一的分数选择更有深意 —— 它让 “奉献” 不再是抽象的口号,而成为可触摸的家风。 同时,这也打破了对 “高分出路” 的固化想象。
人们总觉得高分就该匹配名校光环、城市白领的人生轨迹,但李汪晏用选择证明:青春的坐标系里,除了绩点和薪资,还能有家国与远方。
当她每天晨跑时,或许早已把操场的跑道,当成了通向边疆的路,这种对理想的具象化践行,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成长。
李汪晏的选择值得尊重与赞扬,她没有被所谓的名校光环迷惑,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,追逐自己的梦想。
人生的价值并非仅用分数和名校来衡量,她选择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,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,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。
在当下,年轻人的选择日趋多元,李汪晏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充满热血与担当的青春模样,她用行动诠释了勇气与梦想的力量 。
#MCN微伙伴计划#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