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这一消息对于咸宁市民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来说,无疑是一个好消息。以下是我对这个消息的一些看法:
1. "交通便利性提升":咸宁市民可以直接乘坐城际动车直达天河机场,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,提高了出行效率。
2. "促进区域一体化":这一举措有助于加强武汉与咸宁之间的联系,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,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、文化和社会联系。
3. "旅游业发展":咸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这一交通改善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,推动旅游业的发展。
4. "缓解交通压力":随着交通的便利,有望缓解武汉天河机场的客流压力,同时也为咸宁市民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。
5. "经济效应":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,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6. "环保效应":城际动车相比其他交通工具,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排放,有助于推动区域绿色发展。
总之,这一消息对于咸宁市民和武汉及周边地区来说,具有积极的意义。相信随着城际交通的不断完善,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。


举报 -
汉孝城际铁路与武咸城际铁路打通运营,是对当下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运营模式的自我纠偏。湖北省已开通的城际铁路有四条(分别为:武咸城际铁路、武黄城际铁路、武冈城际铁路、汉孝城际铁路),在建城际铁路有一条(为:武仙城际铁路)。
和全国大部分城际铁路一样,已建成四条城际铁路,从开通之日起就陷入了持续巨额亏损的境地,不得不通过延长线路解困。例如:武黄城际铁路已经变身为武九客运专线一部分,成为武汉枢纽向东南方向出省主通道;汉孝城际铁路在汉十高铁武汉直通线建成前,将成为替代线路,承担武汉枢纽西北方向运输任务;武冈城际铁路未来将通过黄冈东站接轨已经开工建设的黄黄高铁,成为连接武汉高铁枢纽与京九高铁的主通道。只有武咸城际铁路,暂时没有线路延长计划,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目前客流惨淡的局面。

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大规模上马建设,与2008年四万亿经济经济刺激计划有关。在大量资金涌入“铁工基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情况下,地方政府出于短期固定投资经济数据和长远经济利益考量,大量上马城际铁路项目。在这种情况下,城际铁路的经济性反而成为了次要考量因素。所以,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陷入持续困损,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湖北的城市结构是典型的“一超两强、一众弱鸡”状态。武汉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情况普遍一般,最好的黄冈市2018年GDP也才不过2035亿。周边城市单薄的经济体量,难以支撑起城际铁路所需要的商务客流。铁路沿线带来的客流更不值一提,这几条城际铁路很多沿线站点设置在远郊和乡镇上,大部分时间可能工作人员比乘客都多。
本身经济体量就难以支撑城际铁路的客流,部分线路设计和运营安排的不合理则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。例如:武咸城际铁路就与武广高铁、京广铁路走向高度重合,并且票价、时间对比G字头、K字头列车都不占优势,难以吸引客源就在所难免了。
此外城际铁路站点设置太多,列车频繁启停也严重影响旅行体验。比如武咸、汉孝、武黄等城际铁路在城区范围内大量设置了后湖站、金银潭站、南湖东站、汤逊湖站、庙山站、花山站等站点,部分站点设置距离很近,初衷原本是希望起到通勤的作用,但是实际作用比较鸡肋。城铁更多的是点对点的运输,市区内乘坐地铁、公交才是最方便的,谁没事跑去坐个城铁,完全可以对站点进行合并优化,拿来多建地铁或者多开几条公交线路更实在。
客流稀少所以就减少车次,车次减少乘车更加不便导致客流更少,城铁就陷入了这样恶性循环的怪圈。其实城际铁路本身更适合区域经济高度繁荣的地区,比如珠三角、长三角、京津地区等。这些地区由于区域经济高度繁荣,城市间沟通频繁,潜在客源极大。目前开始逐步盈利的城际铁路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,例如沪宁城际铁路、京津城际铁路等。

有点跑题了,回到题目上。
武咸城际铁路与汉孝城际铁路打通,本质上是为了吸引客源,最大可能盘活武咸这块闲置资产。这条线路开通后,可以吸纳部分到天河机场和孝感的乘客乘车,对部分乘客出行是有很大的好处。不过武汉城市圈内的客流流动是以流向武汉和武汉流向周边为主,单纯咸宁到天河机场和孝感的乘客应该也有限。
不过说到底,城际铁路目前的运营模式还是有提升改善的空间。比如城际铁路是否可以取消传统铁路进站模式,才用APP等进站方式,实现随到随走。种种改善需要未来逐步探索完善。总之,作为一名湖北人,还是希望城际铁路能够真正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,促进湖北的经济腾飞。
举报

